作者: Enthusiastic (Future) 看板: Adventure
標題: [轉錄] 履歷表撰寫與面談技巧(聯合利華HR)
時間: Fri Apr 22 15:46:52 2011
以下節錄 http://career.ntu.edu.tw/epaper/doc10_4.doc 部分內容
演講內容:個人品牌-履歷表撰寫與面談技巧
演講者:聯合利華(Uniliver) 人力資源部 韓建玲 經理
演講時間:5/25(四)晚上6:30~9:00
演講地點:管院二活蘇格拉底廳
工作人員兼紀錄:林芳竹
演講內容
我在聯合利華主要負責的工作,就是儲備幹部的徵選。每年來聯合利華應徵的儲備幹部
的約有1000份履歷表,我和幾位高階幹部會從這些履歷表當中挑出約100份,然後才和這
一百位進行正式的面談。
但是,我可以誠實告訴你們,我看一份履歷表平均只花2分鐘,而且聯合利華的儲備幹部
履歷表有五頁(過去是八頁),因此你們可以想像,我看履歷表絕不是一行行的細讀。事
實上,一般公司在召募人才時,只需要約兩秒鐘~兩分鐘,就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機會可以
進入面試。
我請問一下,今天在場的各位,有誰有讀過市面上一般介紹和履歷表或面試相關的書籍?
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心得和內容。(徵求在場同學發言)
同學:我有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,大概知道履歷表的撰寫格式,比如經歷要由最新的寫到最舊的
,還有面試時要注意自己的儀容等事項。
很好,這位同學和我們分享的東西已經是最基本的觀念。但今天我希望給大家一些比較特
別的東西,我要和大家分享,每當我的眼睛向一張履歷表發散出去時,看到的精華是什麼
?而不僅是較制式的說明履歷表的格式、內容撰寫。
我將告訴大家,如何在兩分鐘~兩秒鐘之間,讓你的履歷表抓住別人的目光;教你如果只
有80分,如何在短短的面試60分鐘內,把自己有的80分完全表達出來;特別是畢業後要去
當兵,不會馬上進企業界的男同學,更可以運用今天所教的技巧,讓自己隨時都具有競爭
力。透過這次的演講,你們會學會如何在精簡的時間內,讓別人了解到自己的優點。
履歷表與面談的目的
一份成功的履歷表,是讓你能在2分鐘之內,獲得面試機會,當你被通知可以去面試時,
履歷表就完成了它的階段性任務。
而面談,是讓你在60分鐘內,可以獲得一個工作機會。一般公司召募人才時,面談時間平
均大概就是30~60分鐘而已。
但同學在撰寫履歷表時,要注意最重要的原則還是「誠實」(Honesty),內容不可以有任
何欺騙,例如我們聯合利華的offer letter中,就有特別註明,若在日後你個人有任何不
實,讓公司發現,隨時都有權利解聘你。
行銷是什麼?
大家都知道聯合利華是做消費性產品的,我們公司的強項就是行銷。雖然我自己是HR部門
的人,但我對行銷的概念還是有的。今天,我們從行銷的觀點出發,來看看平時商場上的
行銷技巧,該如何用在求職過程中。
你們有沒有想過,消費者到7-11購買飲料時,有很多種選擇,但為什麼他要選立頓?相同
的,企業在徵選人才時,會收到很多份履歷表,為什麼他要選擇你?
行銷的技巧是隨處可用的。如果你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,希望進入職場一顯身手,
你就像一個放在商品架上的商品,那麼你要如何包裝自己,吸引你想要的顧客選擇你?今
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項聯合利華特有的行銷技巧-行銷手法,這是一個品牌管理上常用到
的工具,行銷手法應用在應徵工作時,能夠幫助你們學會,在企業界如何讓別人印象深刻
。
為什麼要用個人品牌?
今天我們將透過這個行銷手法,一同完成屬於你自己的個人品牌,這樣塑造出的你會是很
一致的。就像是聯合利華透過行銷的技巧,針對立頓所Target的年輕客群,塑造出的印象
-年輕、有活力,之後在未來兩~三年內,消費者在市場上所接收到的訊息,就都會是很
一致的。因此,我們透過行銷手法,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品牌將是什麼風格,未來在職場生
涯中,也將會表達出一致的自己。
你的品牌訴求應為何物呢?
事實上,同學在應徵工作時,不單只是你會有自己的個人品牌,每個企業其實也都有他自
己的品牌-企業主品牌,例如「聯合利華」就是一個品牌,當你們在校園徵才博覽會走來
走去時,你們也是顧客在挑企業。因此,當你在分析你的外在環境時,會分為「目標公司
」和「競爭對手」兩部分。
要能夠成功地進入你目標的公司,你必須了解那個公司的文化;相對地,你也要思考和你
一同競爭的對手,會具有哪些優勢。透過這部分的分析,你會發現自己距離目標還有多遠
,盡快地朝著對的方向努力,才能補足自己的劣勢。針對你的目標公司,打造出符合他們
需求的個人品牌,你才有機會贏得這場競賽!
首先,我們先談談目前很多公司在徵才時,常常都會限制需要碩士以上的學位,那麼,大
學剛畢業的學生,應該瞄準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公司,要確定這個公司的組成年輕與否,
可以直接從觀察公司目前人員的年紀,以聯合利華為例,我們的marketing部門,員工平
均年齡25歲,因為我們認為年輕人最有塑造的潛力,因此我們十分樂意接受年輕人進來工
作。
但是,「有潛力」是個非常抽象的名詞,究竟什麼是「有潛力」呢?聯合利華對於「潛力
」下了十分清楚的定義,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我們公司網站去看看,下面我只大略說明幾
1.Builds commitment to growth:策略性的影響力、團隊精神、團隊領導力
2.Drives for Growth:把握將來、推動變革、發展自我和他人、盡職盡責、有效的授權
3.Creates a Growth Vision:
-成長的熱情:如果一個人做任何事情,都願意多做一步,就是具有成長的熱情。例如面
試時我們會問,「你曾經有在什麼困難的狀態下,做了某個決策?如果有機會讓你再做一
次決定,會改變當初的做法嗎?」如果你回答「我在大二時,很痛苦的決定要和女朋友分
手」就無法很好的表達出你對於自身成長的追求,應想一些對人生和能力具有建設性影響
的例子。
-突破性思維:一個人就算是在既定的模式下,永遠都覺得可以挑戰現狀,改變事情的做
法,就是具有突破性思維。例如你在面試時提到,「接任系學會時,前幾屆已經有了一套
固有的活動型式,但是你接任後,規劃要舉行新型態的活動,而不甘於只是重覆copy過往
經驗」,這就會讓別人很清楚的接收到你是一個具有「突破性思維」的人。
-組織意識:在職場上做事,絕不是一個人單獨做所有事,因此從你的社團經驗中做過些
什麼事,可以了解你這個人做事情的方法、態度是否具有組織意識?在面試過程中,記得
一定要把做過的事講清楚,例如不要只是說「我負責公關拉贊助」,若是提及「我在拉贊
助時,懂得抓準老闆在的時間,才去說服店家贊助」,就會讓人覺得你是個做事有規劃、
有組織的人。
由以上這些例子,我們可以了解到,外商公司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在徵選人才,你必須學會
在履歷表上寫出吸引人的東西,例如:舉行創新性活動,讓參加人數比過往多了兩倍,這
樣才有機會脫穎而出。一般外商公司,都會是有HR經驗的人在徵選新進員工,所以會是行
為導向;但本土的小型公司,就比較有可能是人治導向,可能老闆看你很喜歡就會錄取你
以同學的目標公司麥肯錫來說,一般大學生剛進去,大多是擔任初階人員,主要負責產業
分析工作,因此麥肯錫在徵選大學畢業生,具有分析能力、產業知識廣泛的人才,會是他
最有可能錄取的人。另外,若是在面試中提到的社團經驗,表現出自己的觸角很廣,也會
讓人覺得你是個很有彈性的人。
我個人有個比較深的體會是,未來你們面臨亞洲區開放後,不再只是和臺灣自己的學生競
爭,必須和新加坡、中國、香港的人才一同競賽。因此過往的臺灣學生具有的優勢會慢慢
消失,隨著區域的整合,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,人才交流增加下,你們必須更努力的加
強自己的能力,才能夠在未來和別人一同角逐。
講者建議:要表達自己具有領袖特質,社團經驗是最佳說明的例證
經過上面的步驟,同學應該都運用行銷的手法建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,但是更重要的,我
們要採取實際的行動,去爭取每一個機會。第一步就是寫出履歷表。
有關於履歷表的格式,現在有很多管道(網路、書籍…)可以自己去參考,在此我就不多做
說明。我從自己手上的履歷表挑出一份,做為今天說明的範本,原則上這份履歷表已經算
水準之上,但我今天要告訴你們,如何讓履歷表精益求精,變得更吸引人。我們來看看這
個人試圖在他的履歷表中,表達出他的優點是什麼:
-如何表現領袖特質Leadership:
他在履歷表中提到「自己有當兵經驗,擔任班長的職務」。但是這樣是不夠的,如果希望
能夠表達出自己具有領域特質,應該要更明確地寫出,擔當過什麼職責、帶領多少人、負
責過什麼活動,例如「軍中分三梯次舉行狙擊手培訓,其中我所帶領的梯次獲得獎項表揚」。
另外他提及自己「在大學時代,曾擔任土風舞社的服裝組組長」,由這個不是很大的職位
,可以感覺到這個人的社團參與程度只是一般,並沒有帶領大型活動的經驗。因此你們在
挑選寫進履歷表的經歷也要十分慎重,不小心會讓別人有誤解,當然如果真的活動經歷不
多,還是要盡量把東西寫進去比較好。
-興趣:
這個人在履歷表中提到,「自己曾於美國的學校短期結業,之後和朋友結伴到舊金山旅行
」。這樣的寫法並不能很深刻地點出自己的人格特質,或是其他想表達的東西。但如果換
個方式寫,說「曾在美國學校短期進修後,和新認識的各國朋友一起去旅行,或邀請各國
朋友品嘗台灣美食」,就能夠讓人覺得他是個善於經營人際關係,和具有國際觀的人。
另外以同學的目標公司麥肯錫為例,如果我們認為麥肯錫最需要跨產業的人才,你就應該
在興趣中,強調自己對商業週刊、國際政治等各領域雜誌都十分有興趣。不過,就如一開
始所說過的,不論如何「誠實」還是第一原則,因此,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不是完全符合
你的目標公司所希望的人才,就應該好好的往那個方向充實自己,而不是只在履歷表上假
造出一個不真實的自己,去迎合公司的喜好。
談談面談時有哪些技巧:
首先,我想請問大家,你們認為面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坐下來?開始說話?事實上,
他會問什麼?我該如何回答?
-你的個人品牌:你要學會將話題導向,可以表達你塑造的個人品牌相關的話題。
-BEI(Behavior-based Interview):受過專業訓練的主試者,會以你過去的行為,來預
測你未來的行為,因此你在回答主試者時,應據實回答,並注意下列事項
1. 使用字眼要肯定(少用「我好像…」,「那個也不錯…」)
2. 不要滔滔不絕講個不停
3. 不要脫離主題漫無目的
4. 不要妄加論斷或批評
5. 切忌只回答「是的」「好」「對的」「可以」「沒問題」(封閉式的回答,會使\
面試者需不停提問,兩方都需要拋出東西,彼此引導談話主題)
你們去公司Interview,是從你一進門就開始。
例如我有問過一個面試者,「你的英文名字很特別,是怎麼取的?」他回答「不知道呀,
就是一個大學學長幫我取的,好像是法文吧」,這樣就會讓人覺得你是個不求甚解的人。
另外,我也會問面試者一些家常的話,例如「來公司的路上路況好不好?」,如果你只是
說「沒有塞車」,另一個人卻回答,「路上狀況不錯,而且我發現這一帶的公司好像都是
新蓋的,應該以後會是發展的重心…」,就會讓人覺得你是個細心觀察環境,懂得思考的
人。
-姿勢與眼神:應和面試官保持人性的距離,必要時應有eye contact,主要就是要讓對
方有舒服的感覺
-服裝:不同的公司文化,應有不同的打扮,這需要自己去注意。
-誠實為上策: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面試官,絕對有辦法看出你是否在謊話,例如我曾經
面試一個人,他的履歷表上寫著「熱愛旅行,生涯中有一個工作空檔是去歐洲旅行」,因
此我就問他去歐洲哪裡旅行,他卻很冷漠的回答,「沒去哪裡呀,只是隨便走走」,這樣
簡單略過不符合他自己所宣稱的「熱愛旅行」,就看的出來這部分有不誠實的跡象。
-問問題,確認這是不是你要的公司:
不是只有公司有權利選擇要不要錄取你,你還是有權利選擇你是不是要這家公司,可問面
試官一些有關公司問題,例如行銷部的分工目前是怎樣?確認和自己所想像的是否有落差
。
-候選人或決策者:你要學會策略性的主導面談進行順利,讓自己不只是候選人,而是決
定自己是否能夠順利拿到工作的決策者。